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上)
从黑土地走来的女博士
——记国家发改委特聘专家徐保满
作者:诸炳兴
我与天津知青徐保满博士的初次见面,是在2015年6月,由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与江苏省大丰市政府、市旅游局在大丰召开的知青博物馆开馆仪式和研讨会上。那次会中,也许同是知青的缘故,我们一见如故,坦诚相见,相互毫无拘束的交谈了有关知青历史文化的一些看法。在谈及如何更真实记录知青历史时,徐保满讲出了文革期间受反动血统论影响,她被强迫改名的痛苦经历,我也谈到自己曾有过长期受“可以教育好子女”思想包袱的压抑。同样的经历使我们在知青问题上有了许多共同语言。会后,我和徐保满多次就知青话题进行过交流和探讨。从中,我了解到她从黑土地里走出来成为的一位女博士的经历。当年的徐保满属于1969届初中毕业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这一届初中生毕业时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因此,他们被人们称之为“小六九”。她是怎样从一个“小六九”成长为女博士的? 她这一路走来,肯定是有着奋力拼搏的人生故事,记录这些故事,对知青及知青后代或许都是一种激励。于是,我有了写徐保满的故事的愿望。
但是,真是好事多磨,这事,一等就是三年。
2018年7月15日,作者(右)在上海大学(北区) 采访徐保满博士(左)
2018年7月14日,正是上海“出梅”的那天,我突然接到徐保满的微信留言告诉我:她作为国家发改委PPP项目专家,应邀来上海大学参加召开关于国家PPP项目研讨会。顺便,她要抽半天时间与我见面。
7月15日,中午时分,我专程驱车20多公里。前往座落在宝山区锦秋路的上海大学乐乎新楼,与徐保满相见,并进行长达六个多小时的交谈、采访。我总算完成了自己的一个愿望。
一、童年遭遇强迫改名
1953年,徐保满出生在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1948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父亲也是个高级知识份子。徐保满父母一生只生了她和弟弟一对儿女。保满自小聪明听话,母亲把她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
徐保满的曾祖父徐世光,1886年在山东任巡府,山东海关监督,晚年致力慈善事业,曾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曾伯公徐世昌,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他曾当选过中华民国北京第四任总统,北京政府国务卿,又被称为“文治总统”; 徐保满的六舅姥爷吴其轺,在抗日战争时期,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即投身于抗日战争。成为“飞虎队”中的一名飞行员。击落过5架日机,4次成功飞越死亡之线“驼峰航线”,自身也曾被击落过3次,并获得盟军司令部的特别嘉奖,被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因军功卓著,被国民政府晋升他为空军中校。在她的家族成员里多有知名的学者和为国效力的优秀人才。
徐保满的曾祖父徐世光在泰山南天门留下的碑文
1966年文革开始,徐保满才小学六年级,作为徐世光的曾孙女;徐世昌曾侄孙女;吴其轺的外孙女;这些父辈们的亲属关系,便成了她的“出身罪名”。
在那疯狂的文革中,学校的造反派认为,徐保满的名字反动,具有“保卫满清政府“之意,他们强制要徐保满改名“徐敬东”,意为“敬重伟大领袖毛泽东”。从那时起,徐保满的名字被改成了“徐敬东”。就这样,带着被人强迫改的“徐敬东”的名字,徐保满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毕业上山下乡,到上大学四年毕业,“徐敬东”这个被人强迫改的名字,在她的心头压抑了18年。
徐保满返城后奋力拼搏,在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1979年,她考入了天津财经学院金融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建设银行天津分行。上班报到第一天,她便勇敢的和人事处长说出要把自己的名字改回原来的徐保满的愿望,她对那位人事处长说:“我是想要回自己起名字的权利啊”谈及这段往事时,徐保满说:“满清政府早就灭亡,我上哪里保卫去?!”荒唐,那时真太荒唐了!
徐保满难忘小学六年级那年,文革运动兴起,她被红卫兵强迫到天津睦南道苗圃劳动改造,这一经历在她那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伤痕。
她回忆起那时的情景:一天她向母亲诉说了对红卫兵恶劣态度的不解,她母亲把门窗关严后,面目严肃的对她说:“这场运动一定是搞错了,文革的恶果20年后见,到那时一定是暴力罪犯多,得神经病的多……。”徐保满至今记得下乡时,母亲对她说的话:“泱泱大国不培养出自己的大学生,未来何以面对国际说话?将来一定会回复高考制度的,机会是属于时刻都在准备着的人,你到了农村要坚持学习,现在不让学习数理化,批为走白专道路,那你就把毛选四卷通读了吧,你每天都要坚持看书,你的脑子不会被荒废。”母亲的教诲,对保满的人生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指导作用。
作者诸炳兴为徐保满画的像
二、 奔赴北大荒 融入神奇大课堂
1970年5月,还不满17岁的徐保满,响应号召,当知青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九团四连,在那块黑土地里,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体力劳动是繁重的,有时还充满着生命危险。在极为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那些专业官兵,那些来自山东梁山县的移民,那些当地职工及相关的现役军人,展现给知青们的形象是,不怕艰苦,不畏惧困难。尤其是连队里那些洛阳步校转业官兵,更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典范。她所在的连队里,有参加过黑山狙击战的老英雄,有抗美援朝时的优秀侦察兵,还有许多转业官兵,在部队立过功受过奖。但他们把奖状、奖章都存放在箱子底里,从不炫耀,在国家开发北大荒的召唤下,来到北大荒,做着默默的奉献。当有开发新建点的消息传来,这些老兵,仍然积极报名主动请缨。
连队的知青们和他们在一起春季扑过山火,夏季战胜洪灾和虫害,秋季挥镰抢收,冬季上山伐木、炸石。面对艰苦人生历练,他们始终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感染着知青们,在广阔天地大课堂里,知青们接受了这种精神的传承。
连队有一位从北京拖家带口,发配到北大荒的“右派分子”。在劳动中,徐保满发现他说话幽默、诙谐,常能引来大家的阵阵笑声。一次徐保满想向他了解他的身世时,他说:“小徐,以后多了解些历史事件,你就会对眼前发生的事,做到心中有数,不害怕了。”徐保满记住了这句话,也记住了这淡定的人生态度。
知青时代,徐保满在收割机上的飒爽英姿。
徐保满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实实在在的工作、生活了八年半。回眸她自己成长的历程,她告诉我说:“我们有过穿着铁钩鞋,爬上电线杆,安装黑光灯的壮举;有过日夜加班,赶制出五四0六固氮菌肥的喜悦;有过到锅盔山上伐大木的历险;有过冬季在松花江边修渠筑坝的磨难……。”她感念北大荒那块神奇的黑土地,她说在那个特殊年代它像一个神奇的大课堂,立于广阔天地之间,知青置身其中亲历了大自然给予的狂风暴雪洗礼,锤炼出坚强刚毅的性格。在淳朴的老职工和转业官兵是我们的优秀教师,在他们的感召下,她学到了在艰苦环境下生活的多种技能。在黑土地这个大课堂中,她接受了善良心智的熏陶,也铸造出负责任、敢担当、知感恩的品格。
(待续)
作者简介
诸炳兴,上海老知青,曾上山下乡到云南农垦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先在基层劳动,后调场机关工作。他目前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正在撰写有关知青文化历史文稿。
弟弟找哥泪花流(续篇)-----父亲在儿子追悼会上的备忘录(诸炳兴)
【重发】心灵的告白(诸炳兴)
【弟弟找哥泪花流】一位弟弟寻找已故知青哥哥的真实故事(诸炳兴)
【海上桂林---下龙湾】越南之行 (一)(诸炳兴)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更新)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
我与《西双版纳报》分别三十年(诸炳兴)
定格在青春 成功在于始---云南知青老照片征集前奏曲(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修订版金鸡报晓迎新签售活动(诸炳兴)
真实的记载 亲身的经历 ——原重庆赴云南知青李长寿的长篇纪实《在命运的博击中突围》在沪签售(诸炳兴)
西双版纳人民记忆的符号------记景洪街上的雕塑(诸炳兴)
知青---军人---作家------记"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诸炳兴)
水...水! 水、水、水...水!!---版纳勐海插队与农场知青首次聚会(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1)(12)(13)【一场离奇的婚变】(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6)(17)(18)(19)(20) 【“表妹”的坎坷人生路】(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1)【“表妹”的坎坷人生路 (6)(全集共6节完)】(诸炳兴)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